这是一个网上文化杂志



中国古老乐器“贾湖骨笛”获复原

作家: 新华社记者孙丽萍 - 发表于: 2018å¹´07月03æ—¥ | ENG (English)

中国古老乐器“贾湖骨笛”获复原

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竹笛演奏家唐俊乔领衔的艺术家团队已成功复原8000年前中国先民们制作、吹奏的贾湖骨笛,并以此为灵感创作了大型原创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在今年5月举行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笛韵天籁》登台首演,让人们倾听来自远古的“中国之音”。

骨笛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事实上,笛是最具中国文化韵味的乐器之一。上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发掘出30多支用丹顶鹤尺骨制成的骨笛。贾湖骨笛是中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也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唐俊乔介绍说,贾湖骨笛出土之际,素有“江南笛王”之誉的浙派笛艺创始人赵松庭受邀吹奏骨笛,留下了珍贵的音乐资料。赵松庭曾希望复原贾湖骨笛并登台演奏,但他心愿未了便抱憾辞世。

2016年底,作为赵松庭的女弟子,唐俊乔申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继续推动复原工作。唐俊乔邀请资深制笛师王建宏共同复原贾湖骨笛,历时一年,试验60余次。根据中国已有考古发掘的相关研究成果,先后采用红木、紫檀、杉木、紫竹、湘妃竹、苦竹、树脂合成材料等进行反复实践和实验。最终,他们以树脂合成材料和苦竹复原出了“非常接近”贾湖骨笛的音色。对比当年赵松庭留下的音频资料,上海音乐学院团队复原后的“仿制骨笛”与贾湖骨笛音色接近,但音准更准确、音质更丰满。

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同为赵松庭弟子的浙江民族管弦协会会长蒋国基即兴吹奏了仿制骨笛。记者看到,骨笛形状小巧,仅十多公分长,两端保留鸟骨特征,骨头上有大小不同的孔洞,吹奏时笛声悠扬,音色高亢嘹亮。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林在勇介绍,笛是中国民族乐器,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符号之一。成功复原贾湖骨笛后,上音组建了阵容强大的创作团队,包括作曲家许舒亚、多媒体音乐制作人代晓蓉、中国歌剧舞剧院编剧徐瑛、中央芭蕾舞团一级编导费波等,共同创作完成了大型原创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把8000å¹´“笛”的故事活态呈现于舞台之上,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艺术解读”。

《笛韵天籁》由唐俊乔、蒋国基和魏思骏主演,艺术风格跨界创新,在音乐上融合了民族器乐、交响乐、电子音乐、合唱等多种元素,在视觉上则以多媒体方式展现梦幻唯美效果,充满中国气质。











参议员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 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 在 1947 年 10 月 27 日印度占领克什米尔黑色日发表的视频致辞,当时印度军队非法强行占领克什米尔,并声称拥有一份欺诈性的“加入书”,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拉斯泰尔·兰姆 阿拉斯泰尔·兰姆 记录的这一文书根本不存在!克什米尔和巴勒斯坦是非法占领和持续抵抗镇压的例子!克什米尔和巴勒斯坦有很多共同点:都遭受外国列强的残酷军事占领;都面临本土的、民众的、自发的、广泛的抵抗和起义;都违反尚未执行的联合国决议;都两国都见证了人口平衡的试图改变,都面临着将强奸作为战争武器的情况,都证明了西方列强在人权和基本权利方面的双重标准和虚伪性,而且这两场冲突都含有种族主义和在南亚和中东这两个地区,尽管持久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仍然难以实现,但在这些问题按照民众愿望得到解决之前,仇视伊斯兰教的现象仍然难以实现。